疫情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陷入危机之中。从华为、腾讯、阿里的“结构性优化”,到京东、B站的“顺利毕业”。裁员成了大多数企业解决危机的不二法宝。特别是非业务部门员工,成了被裁的主要对象。
面对随时被裁的危机,企业文化人的心里都在想些什么呢?
“裁完别人,就该裁自己了”
公司已经裁了一波人,现在企业文化、人力资源、行政工作都是我一个人在做。前两天,老板在电话里跟我讲,公司这几年本就很困难,现在疫情反复,更加艰难,所以公司还需要继续优化30%的员工,而且包括高管也要裁,让我先制定出裁员计划。
作为执行者,我感觉自己像是全公司的敌人,跟周围同事的关系也开始变得尴尬,平时大家对我挺好的,也很理解我的工作,但你又不得不去做这件事,太难了。其实,我心里也明白,等裁完别人,就该裁我自己了。
“企业文化人会不会被裁,跟老板的理念有很大关系”
公司的经营业绩虽然也因为疫情而受到影响,但目前还没有裁员的计划。而且老板跟我们部门开会说,这时候更需要我们好好干,把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出来,让全公司上下团结在一起,一鼓作气冲出黑暗期。
所以我觉得,企业文化人会不会被裁,跟老板的理念有很大关系。有的老板认为企业文化不重要,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裁掉企业文化人。但有的老板越在困难时期,越相信企业文化的力量,这样的企业,我相信未来它可以越做越好。
“比起被裁,我更关心有没有N+1”
作为非业务部门,如果遇上公司裁员的话,企业文化人肯定是第一波被裁的,对这点我早就有清醒的认知了。所以,比起被裁,我更关心公司有没有N+1,毕竟现在工作不好找,如果有一笔补偿金的话,最起码可以支撑我生活大半年,不用那么焦虑。
“如果再次选择,我还会选择做一名企业文化人”
虽然担心被裁员,但我相信,企业文化人还是有未来的。虽然现在大环境不好,很多企业对企业文化也不重视,但我相信,未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企业文化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要再次选择,我还会选择做一名企业文化人。
当然,在这个行业中,我也要继续保持学习的心态,提升自己,让自己的职业天花板越来越高。
“心态崩了,想转行”
平时工作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但为什么每次裁员,我们都是第一波被裁的呢?
说实话,有点委屈,而且心态也搞的有点崩了,但是,能怎么样呢?生活还要继续。现在我也在学习其他的技能,尝试做一些副业,考证、微商、搞自媒体等等路子也都在规划范围内。总之,希望可以在35岁的大刀砍下之前,彻底转行吧。
“你最重要的事情,是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
困难时期,其实哪个行业都有被裁的风险。所以我个人觉得企业文化人一定要摆好自己的心态。与其去担心什么时候会被裁,还不如专注当下,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提高自己的职业价值和岗位价值,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我相信,只要实力够硬,总会遇上伯乐的。
其实,职场和人生很像,会遇到很多很多各式各样的问题。我们要做的是解决它,而不是逃避它。裁员的原因多种多样,很多时候,被裁并不是你的错,也无需因此而否定自己。
在这个风云变化的大时代,我们已经很难做到一辈子在一个岗位兢兢业业干到老。未来很难说更好还是更坏,唯有努力进步,让自己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期望获得一个安稳舒适的圆满结局。


企业文化的构建应该如何进行?


员工敬业度如何提升?(这十五条建议企业应该知道)


面试被问离职原因应该如何回答?


这届互联网人,已经告别“大厂崇拜”


跨行业跳槽如何在面试中弥补经验上的不足?


华为加班到底有多严重?


企业管理制度如何贯彻执行?


跳槽时工资涨幅多好算合理?(跳槽时如何确定自己工资涨幅)


把公益做成企业文化,本质是为了人人共赢


深圳新优势成立“工业文化研究中心”,助力实现工业强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