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销售部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二、区域部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三、渠道部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四、促销部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五、直销部经理绩效考核指标
六、零售部经理绩效考核指标
七、导购部经理绩效考核指标
固定薪资的缺点: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加班工资+技术工资+绩效工资+提成(分红)奖励…
这种设计最大的缺点是:
- 1) 弹性小:固定的部分比重大,例如非业务岗位的固定部分可达80%以上。
- 2) 无法衡量:员工收入与其价值不能相对有效地衡量出来。
- 3) 薪酬与员工价值失衡:价值应等于价格,员工付出、创造的结果与其收入没有直接对等关系。
底薪+提成绩效设计缺点:
- 1:员工工资越来越高了,企业利润越来越低了。
- 2:会助长员工关注销售或产量,企业营销费用成本在不断上升!
- 3:在业务淡季,业务员收入比较低,工作激情难以持续。
KPI模式这种设计缺点:
- 1、为做绩效而做,缺乏数据支持、专业思维
- 2、KPI与薪酬挂钩,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 3、掉进KPI方法论,忽视它的系统性
- 4、缺失利他共赢的价值观、绩效文化
年薪制或分红设计缺点:
- 1:年薪制备受质疑,原因就是它的激励周期太长了。
- 2:到了年底的时候 ,就是到了考验老板格局的时候。
- 3:是它忽视了短期的激励而把焦点放在了中长期的激励。
- 4:无法看到管理者在月度对企业贡献值。
我们通过工会的调研数据显示,大多数的员对自己的员工收入状况不满意,对工作没激情,没公司没归属感认同感。
老板也觉得特别无奈: 我那么辛苦工作,到头来,反而变成我在为员工打工!他们的工作没状态,没结果,但是老板每月仍然要为其支付高昂的工资,真心累。
我们理解老板的不容易,一个企业,如果有一两个员工,存在这种现象,那么可能员工个人问题,应该马上处理掉害群之马;但如果企业大多数员工都是这种状态,那么企业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激励机制了!
所以,企业在设计高薪酬绩效模式前,老板一定要知道薪酬的四大特性:规范性、公平性、激励性与增长性。这四大特性中,激励性薪酬是当下中国企业与员工最需要关注的。
好的薪酬分配方式应该实现2大功能:
- (1)共赢:就是员工工资越增长,企业利润也在增长
- (2)激励:员工能清晰知道如何涨工资,并且有多维度的涨薪渠道。
激励性薪酬设计,薪酬四性必须做到四个转向:
- 将刚性转向弹性;
- 将定薪级转向定薪幅;
- 将薪酬与绩效挂钩,转向薪酬与绩效融合;
- 将以考核评估为导向,转向以价值管理为导向。
那么怎样的薪酬模式,最能激励员工,实现员工价值和企业利益趋同?
KSF薪酬模式——成功关键因子,价值管理工具,适用于首企业高管、部门经理、技术员工、销售员。
企业管理层是核心岗位,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所以做薪酬模式的激励性非常重要,为了避免高层占据高位不做事,我们必须抛弃传统的薪酬模式,改用用KSF薪酬模式。
KSF薪酬全绩效模式,价值:
- 1、员工的核心价值不在于将所有的事情都做好,而是将重要的事情做好!
- 2、这些重要的事情并非完全是员工自己认为的,而是职责定位或由上级决定的!
- 3、将岗位重要的职责及公司所需要的结果进行归纳梳理,并形成目标或标准,就是决定岗位价值的关键因子
KSF薪酬全绩效模式,设计方法:
- 1)提升薪酬的弹性,弹性部分占80%以上:越有弹性的部分越具有创造性和激励性。
- 2)将员工的价值进行明确指引,将价值分类定价,创造多少价值获取相应的薪酬回报。真正实现多劳多得、多创造多回报。
- 3)将产值量化与价值量化相结合,一切以结果为导向,深入分析价值模式与产值关系,让两者相得益彰。
举个案例,某生产经理薪酬模式:
一个企业的生产经理,工资怎么发?按照传统的薪酬模式,可能就是固定5000元,他只要保证不出什么问题就行了。至于费用率,成本,员工流失率,利润率,和他没关系,他也不会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