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是否有潜力,就看这一个“细节”
晓芳说职场 职业生涯 2022-10-03 11:49:02 · 热度999

荀子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难以成江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江河入海源于溪流。

这世间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从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只有把小事做好、细节做好,才能做成大事。

正如俗话所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细节的力量,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打败一个人。

1 、机会就藏在平凡小事中

机遇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然而大部分人没能及时地抓住它,是由于机遇出现的时候都戴着一层面纱,很难被人发现。

面纱下有可能是大事也有小事,小事的几率相对更高一些。然而现实中很多人都不愿意做小事,其实如果你能自觉地多做一些,做好一些,那么你获得成功的几率就会比别人高出许多。

我们所讲的大事小事,都是相对而言的。在很多环境中,有些小事并非就真的小,大事也并非就真的大,关键在做事者的认知能力。

对于那些一心只想做大事的人来说,小事在他们眼中是不值一提的。而事实上,一个连小事都不能做好的人,又如何去做大事呢?

一位成功人士曾经这样说过:

“小事都不会做的人,很难让人相信他能做成什么大事。做大事的成就感与自信心都是从小事中积累而来的,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成功者与平庸者的最大区别,就是成功者愿意做一般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愿意付出一般人不愿意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美国绝大多数企业家都会知道一些非常精准的数字:例如全国平均每人每天吃几个汉堡包、几个鸡蛋。

之所以要了解得这么细致是因为这样可以帮助他们保持细节上的多方面优势,不给竞争者以可乘之机。

相对的,如果我们能从一些小事中知道的比对手多,超越对手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2 、人往往在小事上栽跟头

《韩非子》中曾言: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千里之堤因为蝼蚁的洞而功亏一篑;百尺的房屋因为烟囱裂缝中的火苗而燃烧殆尽。

千万不要忽视细节的力量,再微小的事都会酿成大祸,做事,忽略了细节终不成事。

经济学上有一则“马蹄铁效应”:

断了一枚钉子,掉了一只蹄铁;掉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摔死了一位将军;摔死了一位将军,吃了一场败仗;吃了一场败仗,亡了一个国家...

这个法则告诉人们,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细节决定成败,小事成就人生。

每年高考都会有这样的一则新闻《xx考生忘带准考证,交警上演19分钟“高考时速”!》,寒窗苦读10几年,在最重要的时刻,出现忘记带准考证这种事,可以说是很粗心了。对于不那么幸运的同学来说,浪费的就不止一年光阴了。

网上很流行的一句话:让你跌倒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

在现实生活中,将你击垮的有时候并不是那些巨大的挑战,而是一些非常琐碎的小事。

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会无休止地消耗你的精力。

3 、细微之处见精神

人的素质反映在一个个有意无意的小动作、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中。

当这些细节被精明的管理者发现后,他们会从这些小动作、小事情中看到你的本质和特性,并将你推向更大的舞台。

法国的“银行大王”斯蒂芬就是“小心拾起大头针”而被发现的。

早在读书时,斯蒂芬就立志要当个银行家。大学毕业后,他鼓起勇气来到巴黎一家最有名气的银行碰运气。结果很不理想,他吃了一个闭门羹。然而这位年轻人雄心勃勃,并不气馁。又先后走进几家银行去求职,可是连连被拒之门外。

为了找工作,他拜访了51家公司,得到的却是51次拒绝。

有一天,他鼓足勇气开始了第52次寻找工作。他来到法国一家大银行找董事长求职。然而刚一见面,董事长就以他没有银行工作经验和不需要人手为由,将他打发出了办公室。

斯蒂芬第52次努力的失败似乎已成定局。

可就在他退出办公室时,他自己并未在意的一个动作改变了他的命运。

遭到拒绝后的斯蒂芬慢慢地从银行大门出来,突然发现脚边有一枚大头针。想到进进出出的人可能会被地上的这枚针所伤,小伙子马上弯腰将其拾了起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放进了旁边的垃圾桶里。

第二天蒂芬意外地发现自己的信箱里有一封信。拆开信封一看,天哪!原来是那家赫赫有名的银行发出的录取函。真是喜从天降,小伙子怀疑自己是否在做梦。

原来,斯蒂芬昨天在银行大门外拾大头针的一幕,被银行的董事长看见了。

他认为如此精细小心、考虑周全的人正是银行职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于是改变了原先的想法,决定录用这个年轻人。

老子曾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一滴水便可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滴沙便可看出整个世界,一件小事便能看出一个人的内心。

愿我们无论事大事小,都能努力做好。

鸟哥笔记学院全新上线
晓芳说职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