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政:互联网的应用
包子堂 办公行政 2022-09-23 10:15:15 · 热度999

前 言

 

供求分离之后,造成的供求背离,已经困扰着产业社会很久了,互联网的应用将给产业社会及其企业带来机会,从根本上解决供求一体化的问题,这就是互联网应用的历史趋势。

互联网的应用

梅奥诊所的经验告诉我们,在以“做事情”的劳动者为主体的企业,必须转向人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包括改变企业的性质,使企业共同体化。从而依靠知识系统与管理体系,形成复合的价值创造体系。

凡是不能完成这个过程的企业,到了互联网时代就难有机会活下来。一些专家学者说,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然而,就像蒸汽机发明的时候一样,很少有人知道并相信这是一种动力,推动产业社会发展的动力。互联网不只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动力,一种推动产业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互联网的架构时代,虚拟世界的连接软件,之所以能迅速成为现实世界的社交平台,在于这款软件连接的不是用户数,而是具有自由意志、诉求与能量的人。

工业化以来,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被分隔的太久,人们之间的关系被部门和职位,或工序和岗位分隔的太久,人们之间心灵和思想上的交流被分隔的太久。这款软件把人们的心灵连接了起来,形成了不断壮大的能量聚合体,就像太阳一样熊熊燃烧,持续地进行着聚合的反应。

这也成就了拥有这类社交软件的公司,迅速成为一个互联网公司,社交软件也就变成了一个超级链接器。

对企业而言,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被分隔的太久了。供求分离之后,导致的是供求背离。供求背离,让供应者和需求者都感到纠结、困惑与不安。尤其用产品的形式表达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的关系下,事情更是这样,彼此倍受煎熬。表现为市场机制的失灵,供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

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利用这种超级连接器,把知识与管理的复合系统延伸到需求链,与数字化生存的消费人群建立联系,在知识的双向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供求一体化的关系体系。

供求关系也就能彻底逆转过来,企业完全可以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做贡献,并在特定消费人群或社区中,形成基于生活方式的品牌。

企业拥有诸多的社会资源,诸如人才、资产、资金、技术、知识、关系,等等,可以按照社区中数字化生存人群的需求,提供产品、服务以及各种生活的体验。

没有互联网这种超级连接器,企业是很难与千家万户建立直接的交流关系,很难把商务活动的触角延伸到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之中的。

小米公司利用互联网,成功地与米粉构建了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构建了供求一体化的关系体系。人们把这称之为部落或社群。随着频繁的交流,以及线上线下的活动,彼此之间便形成了共同的意识。部落和社群就会成为“类生命体”的有机整体,即共同体。现如今,小米共同体的人口已经超过一个亿。

小米公司与消费者社区之间的关系越趋紧密,在很多方面的交往,犬牙交错、互为供求。小米公司把新产品的概念开发,开放给了消费者社区,吸引更多的米粉或发烧友参与进来,共同开发、共同抉择。

这就是人类社会普遍的交往原则,成人达己。小米公司凭借着自己的资源和知识系统,形成开发项目和计划,去成就米粉和发烧友对产品,对生活的追求。而米粉或发烧友则积极作出响应,为开发项目与计划贡献自己的知识与力量。在共同体的意识下,为产品和项目的创意提供意见和建议。或为产品或项目获得市场优异的表现,进行义务的推广和推销,等等。

这是继深度分销方式之后的一种社区商务方式。这不仅使企业更加贴近消费者,把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倒转过来,指向数字化生存人群及其生活方式,所谓市场需求导向。而且使企业的知识系统,建立在供求一体化的关系体系上,直接从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中获取信息和知识。

与此相联系,企业内部将进一步去行政化,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管理部门,诸如,财务、人事、后勤、法务、税务、信息,等等,将会随着智能化而变成一个一个的插件。

在去行政化的过程中,那些业务系统的参谋部门,比如,调查研究部门,将会被数据分析的部门,以及策划和制定方案的部门所取代。

在价值创造流程上的业务部门,形成一系列功能性团队,彼此依靠互联网连接起来,多点对多点,形成网状结构的价值创造系统。

互联网共享经济的特点,不是共享单车、共享房屋。而是共享人们的大脑,共享知识和智慧。因此,网状结构的价值创造系统,连接的不仅仅是内部的功能性团队,还有大量存在的外部功能性团队。

在西方社会,那些高端的知识劳动者,已经在“生活化创业”的概念下,形成了各自的专业化功能团队,服务于社会各个机构。德鲁克早就预见到这一点,认为高级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资源,不属于某个特定的组织机构。考虑到互联网时代,工作和生活会重新融合,并且工作将成为生活的一个部分,事情更是这样。有家汽车公司的广告就是这么做的,工作就是业余爱好。真正的顶尖专家都是玩家。

未来,将出现两个趋势,企业将共同体化,企业的管理将营销化;与此相对应,企业所联系的外部社区也将共同体化,而对社区的营销将管理化。

届时,企业以及消费者社区,将形成供求一体化的关系体系。支撑这个体系运行的是营销化的管理,或管理化的营销。实质就是知识与管理的复合体系,维持着供求一体化关系体系的运行。

凡此种种,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机器与行政相结合的复合体系是做不到的。这种机器与行政的复合体系,盛行于资本主义时代,是资本创利谋富的强有力手段。仅仅依靠这种复合体系的企业,很难在互联网时代找到出路。

我们知道,生产活动领域本身将随着物联网的智能化,而变成一台更大规模的机器,并以成本和费用的方式存在。身心灵的人类或那些“做事情”的劳动者,必将走上以知识代替人力的道路,在营销和创新的职能中,抵消智能化的生产成本,创造更高的附加价值。

这里用得上一句老话,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机器能干的事情,马儿就不用干了。智能机器人能干的事情,人就不用干了。随着智能网络体系的发展,人类将逐渐退出这个体系,不需要在这个体系中干活了。

由此而论,当智能机器人能够完全取代人类的时候,人类将与上帝同在。那些窥视上帝秘密的科学家认为,上帝只做一件事情,给浩瀚的宇宙制定规则。

话要说回来,机器人既然能够完全代替人类,就犯不着去捉弄人类或奴役人类。现如今,世界上的财富足以满足人类的需要,唯独不能满足的是人类的欲望。事实上,已经有很多人进入了深山老林,过着神仙的日子。

鸟哥笔记学院全新上线
包子堂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