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电影《超脱》一个片段
电影《超脱》里,一名代课老师上台给学生数布置了一个作业:
“如果你死了,在你的葬礼上,你的家人或朋友会说些什么”
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换成:“想象下,如果你被裁了,在你离开公司的最后一天,你的家人、或朋友同事会说些什么?”
那么换成下面的提问:
如果国庆后,你就被宣布裁员了,你的家人和朋友会说些什么?
几乎每个人都会去里面寻找降低裁员后带来的风险,寻找解开了工作对你的枷锁。
但问题是,99%的人他们只有继续找下一份工作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希望你能够早一点阅读,不管你是还没有成为产品经理的新人,还是已经做了10年产品经理老鸟,希望你时刻谨记今天这篇文章,来自我身边朋友的故事。
02、2022裁员的内心独白
裁员的同学心里大概会想下面的对话
“裁员是一种对我价值的否定,辛苦为企业挥洒了青春和汗水,你却让我走!留下的同事成了幸运儿,他们可能比我实力强,也可能只是运气好而已。”
“但是为什么运气差的是我?”
“下个月的房贷、车贷来了,我现在能做什么去缓冲吗?”
“互联网的红利已经没了, 我能去其他大厂吗?还是去一个小公司呢?”
03、去大厂工作,人生就是优秀吗
这次2022年的裁员潮,不仅是从腾讯这些大厂,还有一些腾讯系、阿里系相关的独角兽公司,裁员的人集中在一些边缘部门或者创新的部门。
我们从学校读书,到毕业找工作,所有的一切都在教我们成为自己行业最优秀的人,但是什么是优秀呢?
能赚钱的是优秀?
还是权利最大的的是优秀?
还是最出名的是优秀?
希望你自己思考下这个问题的答案。
04、后悔没有听老人言
许多年轻人在经历校园到社会的选择时,父母长辈们一定建议你去事业单位、或者去公务员,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其实这些建议并不是错误的。
我还记得当初大学毕业的时候父母希望我学医,我没有听取他们的建议,因为我希望能够去创业,所以选择了做产品经理。
一个普通人,在没有父母支持的情况下,去大城市打拼,很可能35岁连房子都买不起,但是在自己家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后,至少可以让你很愉快的找到女朋友或男朋友,完成构建一个家庭。
我常常告诉我的学生,当你选择做产品经理的时候,你要首先思考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能够改变世界的人?还是希望一份高薪收入,还是只是希望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如果没有一丝毫的想去改变世界的梦想或者愿景,我不建议你做产品经理,即使你做了你也做不长久,因为产品经理这个工作真的需要有情怀才能长久的驱动,即使遇到了一个让你吐血的老板。
如果只是想找体面的工作,那不好意思产品经理的工作并不体面,天天和开发、业务的沟通、争论,以及超长的工作时间,只会让你觉得非常疲惫。
05、裁员的人去了哪里?
裁员让这些人离开了大厂那么他们会做什么呢?
我了解到的很多人,因为都是多年的技术经验,所以从自己的专业度入手,从自媒体以知识传播的形式开始做分享、甚至是咨询,去获得副业收入。
我之前写过产品经理可以做的副业,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产品经理可以做的副业有什么?
选择以技能谋生的副业,这当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式。唯一错的是在进入大厂的第一天就应该提前做,而不是在打算离开的时候再决定。
06、城市的资源,你用过没?
我身边有一个成都的朋友,给她年薪100万都不愿意离开成都
“不管给我多少钱的工资,都不愿意离开这里”
这是我最近在成都认识一个做探店的网红博主告诉我的。
成都对于她来说不仅是家乡,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她喜欢在工作之余进行探店这种副业的生活。平时做视频剪辑运营的她,可能6点下班就可以去接点外快单,然后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然后再回家和爸妈一起聊聊天睡觉。
你说这是懒惰吗?有人会认为是,因为她不愿意离开成都
但是你也可以说不算,因为他在工作之外还在利用自己周末、下班等所有时间去完成一个拍摄的商务洽谈、拍摄、视频剪辑等工作,用她的话说:“这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顺便赚个钱罢了”
2019年我选择带着团队回成都来,不仅是因成都是我的家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认为在成都才有更多的可能。
相比一线城市繁重的实体成本,成都可以在这里接触到其他行业和更多的圈子和机会。
所以城市的资源能不能变成你的资源,是我们被裁员后需要思考问题的关键,虽然我们拿着大厂的高薪。
但是我们天天在冰冷的写字楼里,身边只有技术、研发同学,但是却少了融入进我们衣食住行的元素,比如餐饮、比如穿搭、比如旅游等等,这些们都因工作的原因拘束了我们。
当我们在选择那些高收入、感觉体面的工作,就要看看我们的时间是否已经被挤走了,还是要死磕产品经理、运营这条职业经理人路线。
07、产品经理的压力来自于成年人的压力
35岁的产品经理难的并不是赚不到钱,而是因刚性物质需求,是钱不够用。
从好的优质环境下降到更差的生活物质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变成更好的,却让人容易接受的。
还记得刚开始做公众号的时候, 我一直以为公众号有个10000读者就满足了,凭着一些零碎的广告收入和培训,就老老实实把学生教好,客户服务好,可以把自己养活就足够了,不去折腾创业和工作了,既忙碌又累。
可是当你进入了30+,有了自己的家,你就发现曾经的愿景统统不能实现,比如我身边很多在一线城市工作的产品经理们,为了在一线城市定居,房贷都是200-400万左右。一个月从1万到2万多的房贷,要还款30年之久。
那就不能说一份随意的自由职业可以cover以上的成本了。
给生活换一个方式
所以我身边的朋友偶尔会给我说,是不是应该给自己换一个活法,卖掉一线城市的房子,把贷款还了,拿着剩余的现金去小城市买个洋房或独栋别墅,然后再其他资金存银行就这样找个喜欢的事情,开个超市、或者开个剪发店就这样过了?
我记得我母亲曾经告诉我一句话,说:“钱是赚不完的,生活要有家庭才是幸福”,或许这对我们在裁员的当天可以好好品位这句话,给自己换一个方式。
今天的分享就在这,希望能够帮助你减轻现在互联网路上的焦虑,从现在开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