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位网友的爆料。
她被公司单方面裁员,之前约好的15薪,被砍成了13薪。本以为之前安排上班的年休假能按300%的工资折算成补偿金,没想到HR给到的回复是:
出勤的那100%工资已经随着当月的工资发放了,所以现在只剩下额外的200%,而不是300%没发……
图源:新浪微博
不止这位网友,其实很多人对于节假日加班的工资发放和调休也是有疑问的。
其中最大的疑问可能就在于:这个3倍加班工资,已经包含正常工资?还是除了正常工资外,需要额外支付3倍的加班工资?
毕竟一字之差,随着工资基数和加班时长的变大,实际到手的钱可能差不少。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疑惑,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01 节假日加班工资,是否含日工资?
目前,关于加班工资的发放,主要参考《劳动法》第44条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3条。
其中《劳动法》有提到:日常加班,加班工资不低于1.5倍工资;休息日加班无法补休,加班工资不低于2倍工资;法定休假日安排加班,加班工资不低于3倍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和《劳动法》类似,也明确了用人单位在员工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外加班,应该支付的加班工资标准。
不同的是,《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中的“工资”更具体,直接对应了“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工资或小时工资”。
02 年假没休,怎么算工资?
03 节假日加班能调休吗?
一般情况下,不行。
安排劳动者在工作日或休息日加班,的确是可以调休的。如果加班后面有补休的,加班工资也可以不用强制支付。
但安排在法定节假日上班,不管是《劳动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及补充规定,都没有提到可以补休。强制补休,不肯支付加班工资,显然不太合规。
这是否意味着:如果安排节假日加班,完全不能调休,只能按3倍加班工资走呢?
大多数情况下,普通性岗位,的确是这样的。但部分特殊岗位,可以不受加班时长的限制,这意味着安排节假日上班和事后调休可能并不完全冲突。
比如《劳动法》第42条就对不受本法第41条加班时长限制的特殊岗位进行了说明,主要包括两类人:
所以,我们不难看到即便法定节假日,医护、警察、救援、抢修、运输等特殊人群依然活跃在岗位上。
另外,部分需要全天营业或节假日上班的岗位,如餐饮、销售、服务等,往往也有安排节假日排班,事后调休,所以具体应视情况而定。
04 实际工资和合同工资不符会怎样?
如上所述,首先受影响就是加班工资的结算。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加班工资的核算,直接对应了“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工资或小时工资”。
如果实际工资和劳动合同工资有较大的差异,按劳动合同约定工资计算加班工资,个人到手的加班工资会相应减少。
这也是很多单位为节约成本,习惯性将合同约定工资写得很低,无限接近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一大原因。
另外社保公积金缴费、个税缴纳、生育津贴的申领等,往往也和缴纳基数息息相关。
当缴纳基数遵循较低的合同工资,而非实际工资,到手的钱看似变多了,社保公积金账户金额、可抵税金额、生育津贴等却可能相应减少。
为避免后期在这些方面存在争议,建议一开始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就对里面的薪资真实性高度重视。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希望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