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确立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之后,必须努力拓展业务的经营领域,形成内部的价值创造流程,形成内部的价值链,构建起完整的企业经营模式,以此获得自身的存在价值和理由,获得在上下游之间的存在价值和理由,包括上游供应商与下游客户或用户。
企业的“经济机能”集中体现在企业的业务经营模式上,离开了企业业务经营模式及其创造价值的功能则无经济机能可言。因此,业务经营模式与经济机能,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不同的称谓。使用经济机能这个词汇的用意,在于说明它与政治机能和社会机能之间的关系。
一体化的战略目标
波特的思想需要修正,不是简单的前向一体化与后向一体化,不是漫无边际的把业务延伸到上游和下游。上下游企业都是合作伙伴,需要依靠某种策略和手段,把上下游企业组织起来,打造一条完整的价值链。今后的市场竞争,不再是一个产品和另一个产品的竞争,也不是一个企业跟另外一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一条产业价值链与另外一条产业价值链之间的竞争。
如果一个企业不能成为产业价值链的组织者,那他就应该想方设法加盟一个产业链,成为产业组织中的一员,依靠供求一体化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反的关系体系,谋求可持续发展。一句话,要么整合别人,要么被整合。
也不是漫无目的把业务延伸到上游和下游。任何企业都必须依托产业价值链关系体系,谋求到技术扎根或市场扎根。后向一体化的目的,就是谋求技术扎根。依靠某种策略和手段,沿着产业传导路线向上游延伸,尽可能触摸到核心技术。就像当年英特尔公司与微软公司联手,形成强大的技术壁垒,迫使竞争对手成为被整合者,以及标准的执行者。其中有IBM公司,数字设备公司和惠普等等。
前向一体化的目的,就是谋求市场扎根。市场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企业必须顺应市场争夺的趋势,采用各种策略和手段,努力与消费者建立联系,乃至走进用户价值链,走进需求链或走进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是谓市场扎根。
宝洁公司通过与沃尔玛这样的大型零售商结盟,与消费者建立联系。并通过专家团队的市场调研方式,走进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资生堂依靠研发人员走进需求链,吸引消费者参与到研发过程中来,与消费者建立长期的友好往来关系。苹果与宜家通过产品的粘性,谋求消费者的持续购买。另外,在供应链上,很多企业已经学会如何走进顾客的需求链,站在客户企业的立场上,按照客户企业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出系统解决方案,进而反向整合供应链相关企业。
可以肯定,技术与市场都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谁能够扎根技术或扎根市场,谁拥有核心技术或拥有大规模的市场力量,谁就具有外在的支配力和影响力,就能够成为产业价值链的组织者。
互联网给了人类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使每个企业都能应用社区商务方式,有效的与消费者建立直接的联系,直接地构建供求一体化的关系体系,维持自身的再生产循环。同时,缓解工业化以来的供求背离的趋势,为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行做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