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真的是激励员工的“万能钥匙”吗?
包子堂 员工关系 2023-02-02 12:24:18 · 热度999

实践中的人相信,员工的激励主要是靠钱。然而,人员的激励是一个系统问题,使企业有前途,使系统有效率,使员工有成就,应该是三位一体、相互作用的,不能割裂开来进行论述和研究。

基层管理的职责:使员工有成就

实践中的人相信,员工的激励主要是靠钱。如今是金钱本位的社会,人们似乎更相信这样的话,尽管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钱是一般等价物,它跟物品一样,合乎效用递减规律。有100想1000,有1000想10000,没完没了,最终会威胁到企业的成本,与产品竞争力。所谓绝对量上的满足,会导致相对量上的不满。当绝对量达到某种临界点的时候,无论增加多大的量,都很难提高满足度。经济学好像有这样的论点,当钱给到一定程度以后,他的积极性反而下降了。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只能说,要慎用金钱激励的杠杆。 

人们由此想到了,能不能用别的方式,来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这就是理论界普遍倡导的内激励,并且发展了一套激励的理论。

核心的概念就是“使员工有成就”。即通过在工作中的成长与成就,激励工作者的动机。

时至今日,实践依然是实践,实践中的人们还是主要靠金钱来激励。理论依然是理论,依靠成就感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更多的还是理论界的一个话题。理论还没有和实践结合起来。似乎人员的激励是一个系统问题,使企业有前途,使系统有效率,使员工有成就,应该是三位一体、相互作用的,不能割裂开来进行论述和研究。使员工有成就,是三位一体命题中的一环。

巴纳德认为,百年企业凤毛麟爪、极为罕见。根本的原因之一,在于社会性惰化,意思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人员的增加,员工的工作热情会普遍下降。社会性惰化的原因是诱因不足。

然而,这世界上毕竟有过百年而不衰的企业,他们真的解决了社会性惰化问题吗?他们真的解决了诱因不足的问题吗?如果没有解决,那他们又怎么活下来的呢?

有一句话是怎么说的,除了精神世界,人的需求是不可能得到满足的。满足往往是一过性的,满足之后更多的是困惑、焦虑和不安。在这个问题上,巴纳德有可能是误判。

按照德鲁克的说法,人们的工作动机只能来自于工作本身,不可能来自于工作以外的各种诱因。这就是后来很多学者强调的内激励,通过工作本身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有成就。

鸟哥笔记学院全新上线
包子堂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