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I火了。
一个是《流浪地球2》中的“幕后黑手”MOSS,一个是火爆全网的“全能网友”ChatGPT。
对于MOSS,相信许多国人都已有所了解,它是《流浪地球》系列电影中的智能量子计算机。它的雏形叫550A,是人类科技不断迭代的产物,当它从A代迭代到了W代,即550w时,它有了无比强大的计算能力以及充分的自主意识。为了毁灭人类,它制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
而最近爆火的ChatGPT,则是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研发的一款聊天机器人程序,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等任务。
不少和ChatGPT“聊过天”的网友纷纷感叹,“只有你想不到,没有ChatGPT办不成的”。



也正因为如此,ChatGPT上线仅仅2个月,活跃用户就已经突破一亿。
这一现象也引发了不少人的疑问,ChatGPT真有那么靠谱吗?甚至还有不少职场人感受到了深深的职业危机!
在我们企业文化优享会群里,也有不少小伙伴晒出了自己与ChatGPT的对话。在这些对话中,小伙伴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如“企业文化如何更好地落地?”“如何做好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如何提升经营业绩?”“公司领导不重视企业文化怎么办?”“如何提升管理者的企业文化领导力?”
面对这些问题,ChatGPT的回答逻辑合理、用词到位,虽然没有提出老生常谈之外的观点,但清晰直观且迅速的表达方式、反应过程令人拍案叫绝。





看到这些回答,小伙伴们也不由惊叹:有了这些AI智能,以后我们企业文化人是不是就被取代了?不再被企业需要了?
有这样的担忧属实正常,但在小柿子看来,AI是不可能取代企业文化人的。
就目前的发展来看,人工智能的创造过程受限于其接收到的数据,只限定于“在盒子里思考”。很多回答看起来很多道理,是因为它的答案是在大量训练的数据中找到的,它也可以通过组合以前学习的内容来生成新的内容,并通过呈现以前从未出现过的组合来添加新的细微差别,但它无法产生一个全新的内容。
AI与人最大的区别是,它无法轻易复制人类的推理和人脑分析、创造、即兴发挥能力,不能代替人脑进行创意性的思考。换句话说,它可以总结人性,但无法解决人心,而企业文化本质上则是对人心的经营和管理。
美国管理学大师加里·哈默,曾把企业对人的经营简单划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人手”的经营;二是“人脑”的经营;三是“人心”的经营。
“人手”指的是劳动力;“人脑”指的是知识;“人心”就是人格、魅力、道德情操、价值观等等。可以说,经营管理是“人手”的经营,科学管理是“人脑”的经营,企业文化则是“人心”的经营。
任何一个组织,包括每一个企业成功,最重要的要素是人。
被誉为“世纪CEO”的杰克·韦尔奇,在卸任后曾来到中国,在与中国的企业家交流时,他系统地阐述了他的人才观:
其一,对高级人才只要认为值得,多付出一些薪水也绝不吝啬,相对于他可能为公司创造的价值,这点薪水真的不值一提;
其二,把优秀的人才放在公司的主战场和第一线,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创造价值;
其三,管理者在职业生涯中要养成发现人才并形成人才储备的习惯,要很清楚自己所中意的人选散布在组织的哪些地方,又处于什么样的一个成熟水平,这样在需要时随时有人可用;
其四,剔除那些没有激情的人;
其五,将员工的学习能力与晋升直接挂钩;
其六,将自己的文化包括自信灌输给公司的每个人;
其七,将最巨大的支持和最宝贵的资源授予最优秀的人才;
其八,旧组织建立在命令和控制之上,新组织必须添加自由的成分;
其九,在你成为领导者之前,成功意味着自己成长;而在你成为领导者之后,成功意味着帮助他人实现成长;
其十,让员工发现和看见自己工作的意义。
这些言简意赅的表达,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生动的人;如果把这些理念、原则与他的故事、成就联系在一起,更能让我们体会到这些说法背后的道理。
所以,企业文化首先要作用于人的意识,进而影响人的行为,从而帮助企业实现组织目标。而这恰恰是AI无法实现的。
最后,问题来了,你认为AI会取代企业文化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