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化”管理,学懵了多少人?
包子堂 办公行政 2023-03-17 10:21:55 · 热度999

什么是管理?这是管理学当中最大的一个概念,没有被明确定义并形成共识。我不妨谈点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管理不是一堆工具

我还真的没统计过,大学的老师有多少懂得管理,懂得管理学的教育。

可是,这产业社会,却有数以千万计的人需要学管理。管理是这个产业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项职能。想想就知道了,供不应求。

管理是一项职能,对每个企业来讲,管理只是一项职能。法约尔说过这个话,可是听懂这个话的人不多。孔茨就没听懂,他以为管理有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如果管理只是“一项”职能的话,那么仅仅在一个企业中,为管理这一项职能工作的人,应该成百上千。在一个企业中,要学会管理本领的人,不是一个,而是一伙。

管理学的教育对象,应该是企业,而不是个人。企业的管理职能是一个整体。借用德鲁克的话说,管理是一项职能,是企业组织的一个器官。请记住,是一项职能或一个器官,不是五项职能或五个器官。孔茨把管理这个器官分拆了,切分成五个等份。

孔茨可不是一般人,1962年为加州大学洛杉矾分校的管理学教授。1963年任美国管理科学院院长。他对中国的管理学教育影响深远,在我研究生入学考试卷上,就有这么一道题:管理有几项职能?

有一个人,叫明茨伯格。他在麻省理工大学当研究生时,就怀疑孔茨是错的。特意对五位总经理的工作,进行工作日的写实,于1973年,出版了一本书《总经理的工作》(The Nature of Managerial Work)。

书中告诉大家,总经理每天的工作非常繁杂,大概可归为三类:搜集信息、社交和决策。与孔茨说的五项职能,对不上号,没太大关系。

明茨伯格是对的,无奈,大学的格局已经形成,全球的商学院老师都要靠教科书吃饭,少说也有十几万老师,大家都抱守残缺,捧着一个专科,在那拼命发展,管理学也就进入了丛林。苦了那些莘莘学子,学管理犹如丛林探险,很少有活明白的,活着走出丛林的。

现在学管理的人,大都不知道管理为何物。都把管理当作工具来学。毕业以后成为职业经理人,成为工具的崇拜者。

有一个博士,在我手下工作。年终,他的咨询报告没有得到奖,来跟我盘道。说他用了九种工具写成的战略报告,为什么不能得奖?

我的回答有点粗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因事而存在,器为事而服务,不能本末倒置。听得懂这话吗?他说,听不懂!

看来我是白说了,还得继续解释。客户企业需要的是战略,你不知道,却用一堆工具应付。拿战略研究的工具,能推导出一个企业的战略吗?战略顾问要做的事情,就是启迪企业人员的思考,用他们自己的力量,做出共同的选择与真心实意的承诺。你这叫以工具代替做事。他还是不懂。

无可奈何,我只能像对待少年郎那样,讲故事、打比喻。一个木匠,如果不知道桌子是什么,只有一堆工具,锯子、刨子、凿子、锤子、斧子,又有什么用呢。反之,如果知道是要桌子,知道要什么样的桌子。即便没有工具,用牙也能啃出一张桌子来。这回他可能懂了,陷入了沉思。

管理职能的担当者,首先要学会的是思考,赋予企业活的灵魂。管理学的教育,首先要启迪人们的思想,点燃人们的智慧,使企业内生出生命的活力。

鸟哥笔记学院全新上线
包子堂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