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大阎
来源丨三茅网
现在有许多公司都有薪资保密制度,尤其是私企,公司禁止员工之间互相透露和讨论彼此的薪资待遇,违反的后果就是挨处分甚至被开除。
先给大家分享一个比较特别的案例。
某员工因向前同事透露了个人薪酬,被公司知道了,于是就被单方面被开除了。
在2016年4月,殷某入职了上海这家茶业公司,双方签署了一份《商业秘密保护及竞业禁止协议》,约定殷某不得泄露公司不公开的财务状況、财务资料和薪酬制度等。
殷某签字签收的 《员工手册》上有说明,员工违反保密制度的,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关系。
而在工作几年后,殷某向一位已经离职的同事提供了自己的工资明细,起因是前同事在打官司,需要将工资明细作为证据。
这个事好巧不巧就被知道了,公司便向殷某送达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将其无偿开除。
这事殷某当然不服了,便起诉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法院认为,殷某将本人工资流水提供给案外人用以诉讼,是对个人信息的合理使用,殷某人家只透露了自己的工资,并不涉及公司整体薪酬制度。
并且根据法院查明,公司对于违反保密记录的相关规定,公司要求员工不得提供的是公司相关的财务制度,以及整个薪酬制度,而个人的薪资内容并不等同于公司的整体薪酬制度。
法院最终认定,这家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向殷某支付赔偿金法院最终认定,被告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向殷某支付赔偿金。
法官还表示:“用工单位对于劳动者的管理,不能任意地扩大或限制劳动者的行为,规章制度或者员工手册的制定,要有一个合理性的管制范围。”
不得不说,公民有权利合法使用与自己有关的相关信息数据。
这个判决出来后,大家纷纷都在为法官坚决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而点赞。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个人信息享有合法权益,可以自行进行处分,而公司的规章制度不应当限制劳动者对个人信息的合理使用。
如果公司拿无偿辞退作为最严厉的处罚措施,员工须有相当的行为严重性,但事实上“罪不至此”。
现行法律法规既没有规定薪酬保密,也不禁止密薪制度,但以违反密薪制为由擅自解雇员工则涉嫌滥用管理制度,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
因此,在司法实践中,以泄露薪资辞退员工的情形不会得到法律支持。
再给大家分享一下另一个案例。
去年,盒马的一个员工因工资单被同事看到,被公司以泄露“机密”为由开除而引发热议。
据媒体报道,该员工称自己并非有意泄露,而是被人偷窥。
对此盒马回应称,工资属于公司机密,员工手册等里有明确规定。
员工的工资竟然是公司机密,真是把我看笑了......
首先,企业内部制定的,无论是规章制度还是员工手册,都不能凌驾于《劳动法》之上,否则就是无效和违法的。
这种行为,若非企业太玻璃心,那就只能是故意给员工设置陷阱,以便有机会对付那些想要对付的员工罢了,随随便便找茬儿开除员工还要《劳动法》干啥了?
何况,被开除员工小郑的工资信息,怎么泄露的?公司方是否有真正的去核实过呢,不得而知。
如果工资属于“公司机密”,而被开除的员工是不是属于被窥探了?那不是应该把这个窥探工资的同事给开除吗?而不是把被看到工资的员工撸走。
是故意还是无意一直没有个说法,那即便无意泄露就要被开除吗?这种处理是不是太过霸王条约。
退一步说,如果按照保密协议来执行,兴许公司这种做法还算合理。
要说这事不合理,那就必须看到,真正不合理的地方在于,公司把工资列为机密,这是不合理的根源。
这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什么时候或说依据什么原则条件,公司可以把工资列为机密呢?
《劳动法》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企业制定的工资保密协议,导致同工同酬不能横向比较,违背法律的基本精神,以泄露工资为由辞退员工,没有法律依据,可以申请仲裁或诉讼。
两个关于薪酬保密的案例其实都有个共同点,即使薪资保密的条款算有效的约定,处罚也只是轻罚,不可能泄露薪资就把人给开除了......
当今社会,工资条从当初的个人隐私,现如今很多企业担心影响员工的积极性,把这一点变成了企业隐私。
但仔细想想,这样不允许员工内部讨论工资的方式真的合理吗?
之前看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段子,在一个微信群里。
老板:不准私自互相讨论工资,发现一次罚款500。
员工A:收到明白。
员工B:收到明白。
员工C:老板说得对,大家不要互相讨论了,要不然我的工资只够罚五六次的。
你看,其实透露工资这回事,别说同事之间私下讨论,就是明面上绕下弯,大家都心知肚明了。
对于这个话题,有网友认为,应该保密,避免员工因薪酬差距造成心理不平衡,不利于企业管理;也有网友表示,应该公开薪酬,避免员工互相打听,提升员工公平感和对企业信任度,真正做到同工同酬;还有观点认为,无论公开还是保密,公司和员工双方认可薪酬制度即可。
但多数人认为的还是,薪资保密是资本想让人干活还不想同工同酬,又不想多劳多得,想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劳动力,所以要求工资保密,方便暗箱操作。
我先说说我的看法吧,对于薪资保密,我体会过好处,我体会坏处。
这个问题挺复杂的其实,涉及到社会心理学,管理学,人性等多个方面,其实也包含了价值分配问题。
所以矛盾的本质其实是工资倒挂,而要求薪酬保密的一般都会倒挂。
我朋友在杭州,他们公司老员工5k,新员工8k,因为不给8k招不来新人,结果叫老员工知道了,离职了一大批人。
加班、熬夜、996,披肝沥胆四五年,结果工资比不上好年份入职的应届生。水大鱼大,融资扩张的时代,企业舍得撒钱,人力的价值水涨船高。新、老员工,工资倒挂随之产生。
如果是技术岗位或业务岗位不同薪酬也说得过去,一些普通岗位也搞这一套就很难理解了,是TA打螺丝的姿势好看点还是电脑打字的姿势很帅?
但薪资倒挂确实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存在几个方面:一是同岗位新员工比老员工工资高;二是下属比领导高(较常见的是技术岗位的下属比管理岗位的领导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一是市场薪酬水平,二是业务结果。
私以为,好的HR应该主动发掘优秀的员工向老板汇报,公司主动给优秀的员工调薪。等到员工自己提出要调薪了,说明他心里已经有50%的离职准备了。等到员工自己提出离职再想用调薪留人,基本是不可能留得下的,因为对方在外面拿到的报价现在公司是不可能给予的。
但最实在的还是这句话,工资都是跳槽跳出来的。
当你了解到你目前公司有薪资倒挂的情况的时候,你应该做的是及时去了解目前的市场行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寻找更加合适的机会。
说到这里,大家也应该明了,密薪制这玩意不可能做到完美,公开了必然冲突会加大,换来的可能并不一定是好事,公司成本增加,收入减少,员工工资调低也有可能,不然公司就得加入更大的审核投入到员工考试上,来确定员工价值是否对等,然后可能给员工也带来更多的压力。
说实话,我觉得应该保护的是员工讨论薪资的自由,而不是强制公开所有人的工资。
有的公司乐于公开所有人工资作为激励我不反对,公司内部公开我也很赞同,但是你真的不能保证这个世界上都是好人(有的一提反对“密薪制”直接跳出来问你工资)。
在公司内部,薪资差异有正面的激励作用,但在社会层面,产业间的薪资差异的确可以带来竞争,引导人才流动,而个人间薪资差异的公开只会成为又一种阶层划分的方式,是没有丝毫正面作用的。
薪资是否公开不应二极管,否则只会成为资本异化人的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