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认为,企业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或统一于技术,或统一于市场。
故事原文
地毯商的市场协调方法
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美国一家地毯商是怎样通过市场协调的方式和方法,构建地毯产品相关者的市场交换关系和利益交换关系,共同构建一体化关系,开拓地毯市场的案例。
包老师告诉我们,当产业社会中,供应者与需求者之间缺少权威力量来构建一体化关系的时候,或者作为组织者的企业缺少足够的支配力量和影响力的时候,只能依靠市场协调的方式,依靠产品的价值信号,使用价格调整,来协调企业关联各方的利益关系和劳动关系,构建供求一体化的关系。
企业应该怎样通过市场协调方式,来构建企业关联方的一体化关系呢?
下面先请包政老师给我们讲一讲,一家美国地毯商的案例。
这讲的是美国地毯商的一个故事。他的地毯居然没有市场。他发现地毯最好的市场是两个,一个是乔迁,一个是新婚。但他发现这两个市场都没人要地毯。
原因是,新婚的人,他首先考虑的是房屋按揭,然后是家具,然后厨房用品等等,所以把这些东西放完了以后,就没有钱去买地毯了。他觉得这个是可以省的,于是就把这钱省下来。想什么呢?等到财政改善了以后,再铺地毯。可是等到财政改善的时候,孩子生出来了。于是孩子走哪就糟蹋到哪儿,不宜铺地毯。等到孩子长大了,他们要换房,一辈子没有养成铺地毯的习惯,到头来觉得木头地板也挺好。于是这地毯业也就不景气了。
因此怎么去构建这种关系呢?它才有一个市场。所以我们讲了市场最重要的是,分工一体化关系体系。所以,他们开始是跟开发商商量——就是美国差不多它的地板都是用原木、实木地板。假如我们开发商用地毯的话,就用不着,甚至于你可以用水泥的,用地砖铺地面都可以。这样的话,我就可以省了它的成本。同时铺上地毯以后,他房屋的质量会显现出更加高级——质感更好。
那谁来出钱呢?先有银行。那银行要求,你把这个房屋跟这地毯能够变成一个东西。就是我在给房屋按揭的时候,给这地毯也折价按揭进去。因为这样一来,对于银行来讲,如果你还不了贷,我就可以把你抵押的房屋拿回来拍卖掉。所以它就没有风险。
对消费者来讲,他需要个性化,也就是说能不能在我搬进来之前,我先选好地毯,风格设计好。等到我搬进来之前把地毯铺好。对他来讲,只要做到这个,那么地毯商按揭的月供的钱就非常少。他就愿意接受地毯,至少有很多人愿意接受地毯。这样一来,以后我们知道,从地毯商,到开发商,到银行,到消费者,他就这样按照利益、价格构建一个关系。
从包老师讲述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地毯商把消费者,以及相关联的房屋开发商、银行等机构通过利益的合理分配,使用市场协调方式,来构建一个合作关系,最终使得地毯产品能够以合适的价格,最终满足消费者的使用。
什么是市场协调方式呢?包老师讲,就是企业及其关联方,要有意识地借助于市场交换的方式及其规则,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让渡各自的劳动成果,换取各自所需的物品。
下面,我们通过解读美国地毯商的具体做法,来了解地毯商是如何通过市场协调的方式,来学习如何构建与最终顾客相关联的企业之间的一体化关系的。
首先,我们看看地毯商面临的困惑:
地毯,作为一个高价值的家庭使用的消费品,在面向新婚家庭顾客时,由于受到家庭收入预算的限制,往往因为财务的拮据,迫不得已,不被新婚家庭采购使用于新买的房屋,地毯商因此失去这一细分市场的顾客。
其次,我们看看地毯商的做法:
地毯商,在面对无法顺利打开新婚家庭市场的困难,依然希望通过市场协调的方式,将相关联的房地产商、银行、新婚家庭协调起来,构建一体化的合作关系。
地毯商首先是说服房地产商将地毯作为房屋的标准配置,既能提升房屋的品质,又能减少木地板的使用成本。再把房屋,以及房屋内的所有地毯合并在一起,作为整体按揭贷款主体,由银行给新婚夫妻提供整体的贷款。
这样,可以在满足各关联方不同的需求为前提,即,满足新婚夫妇,希望在新房屋入住时,就能使用上高档的地毯,并且是他们自己可以选择的图案和材质的地毯。
满足房地产公司,减少新房屋在初装时地面基础处理和实木地板的成本,提高效率和收益。
满足银行,拓展合理安全的贷款项目,保障银行在没有风险的前提下拥有长期的利息收益。
地毯商就通过价格和利益分配的方式,将相关联的各方结成了一个合作关系,形成了一个合理的合作模式。在新婚婚房推广地毯这一细分市场,完成批量市场拓展的模式设计,完成了地毯产品的市场推广,扩大了地毯在这个细分领域的市场占有率。
第三,地毯商的市场协调方式给我们的启示:
当我们企业没有把控市场主导权时,没有足够的管理权威来制定规则,去协调产品相关联各方分工和分利关系时,可以用市场协调的方式,通过市场交易法则,用市场价格体系,产品的价值信号,来协调相关联各方的利益诉求,构建相关者的市场交换关系及其利益交换关系,构建供求一体化的关系,这就是一种“自组织”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