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人力资源合规:操作指南
人力资源方法论
2023-03-20

一家企业的人才供应链建设 | 案例分析
德锐人效咨询
2023-03-20

“985硕士当花店学徒”:你的大学白读了?
智联招聘
2023-03-20

总体薪酬声明:8 个入门步骤
人力资源方法论
2023-03-18

如何提高销售业绩?看看宝洁拓展“纺必适”应用的故事
包子堂
2023-03-20

华为的LTC是什么
男哥说管理
2023-03-20

拒绝PUA:专家岗还是管理岗?
老蒋谈HR
2023-03-19

如何培养优秀的人力资源领导者?
人力资源方法论
2023-03-20

候选人工作预览操作指南
人力资源方法论
2023-03-19

着急与temu脱钩,拼多多怕啥
壹览商业
2023-03-19

张良计
左手干货,右手鸡汤的真性情BOY
50文章
+ 关注
可实际上真正胜任这份工作的底层能力是语言表达和想象力。再比如,为什么大家都相信李佳琦的直播卖货?可他非不信邪,觉得自己专业知识过硬,没人看肯定是因为写得不够深刻。可实际上微信公众号是一个贩卖自我价值的平台。
前段时间奇瑞汽车的领导出来喊话,称周六是奋斗者的工作日(如下图),结果不出意外的,网上骂声一片:最近看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讨论,我发现有一点被大家忽略了,那就是加班这个东西刚诞生时,是为了什么而存在的?
当我的同事说到微信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时,客户那边一位来自美国的市场总监一脸不屑地表示,微信就是Facebook的中国手机版。后来发生的事情也很有趣,几年后那家公司是第一个在微信上做电商小程序的化妆品品牌。
十几年都是这么一路平坦走过来的,突然有一天要靠自己去处理人情世故,去面对尔虞我诈,去思考复杂的问题,这时心里只有三个字:做不来。我朋友观察了好一阵,后来跟我说,这孩子读书的时候大概也是如此,自己被当小公主捧着,周围人都围着她一个人转,不懂得人情世故,礼谦恭让,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可现实情况更多的是这条路走不通,努力了一段时间什么进展都没有,甚至产生负回报,这时候你就会怀疑人生了,觉得什么努力都是狗屁。比如一个以前投资医药大健康的人,现在换赛道投资人工智能了,第一步应该是去干嘛?
表面上看人生充实丰盈,实际上从时间的投入产出比来看,除了获得一堆没用的鸡汤和朋友圈美照,你别无收获。但实际上每天全心在工作的时间只有6小时左右,所以就是22x6=132小时,也就是差不多6天时间在认真工作。
并不是年纪大了脾气越来越好,而是因为年纪大了,看过听过经历过的事情多了,知道哪些是真心实意,哪些是虚与委蛇,有足够的经验判断出一个人是否真诚,坦率,以及做出最后结论:别来浪费我的时间。
套用波特五力的分析模型,我们可以拆解出构成橘子味汽水产品竞争力的5个关键因素:1这时你就要去看,这两个客户有没有类似的地方,他们的性格,做事方式,过往的经历,对工作的评判风格,是不是都很像。再比如,面对这个问题我写了一套PPT方案来解决,但面对下一个问题,这套方案的逻辑是不是依然通用?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做决策的情景。今天分享一篇旧文,介绍一下我做决策的独特方法,干货满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近收到很多年轻读者的问题,都提到一点,希望自己的思想变得更加成熟,做事情不要那么幼稚,问我该如何做到?
每个人做决策首先根据直觉,其次根据立场,最后根据事实;去抓确定性的东西,不要想着以小博大;带着结构化的思维去想问题;锻炼自己的适应力。
捷径,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今天稍微聊点这方面的干货,帮助大家去判断,什么建议值得听,怎样判断建议提的对不对,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
如何提升工作效率,一共三个方法:1. 找到低效问题的共性;2. 善于模仿,超越模仿;3. 建立价值认同,从上到下改进;
当你把一个规则的明面和暗面都回答清楚了,才算得上把规则里里外外都摸透彻了。
今天分享一篇旧文,如果你经常在工作中感到思路混沌不知所措,读完这篇文章一定能有所收获。
在这种地方你想走正道,学专业技能是不可能的。
上次我写的文章《“我给公司签下500万的生意,凭什么老板只奖励我1000块?”》,在后台引起不少反响,很多人表示自己只是个打工的,为什么要站在老板的角度去想那么多?照理说,我按时按量保证完成工作,老板按时按量给我发工资,这就结了,凭啥我要体会老板的难处?再说我体会老板难处了,他体会我了吗?
今天聊点反常识的思考干货。很多读者问我,是不是热爱一件事情才是把它做好的前提。热爱一个兴趣,才会坚持学习做出成绩,热爱手上的工作,才能把它做得专业,甚至做成未来的事业。放在过去,我的答案是yes,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思考发生了变化。把一件事情做好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我认为不是热爱。